初中数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一)

首页    教改科研    学生评价    初中数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一)

2007-3-15 9:20:50

[摘  要] 2001年教育部新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后,怎样评价学生因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导向作用,其重要性日渐突出,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就数学学科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评价内容、项目和操作方法,阐述了本套评价方法的特点,并就如何评价一个班级乃至一个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数学学科评价;过程评价

 

 

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该标准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初中生数学学科评价探索:

一.指导思想

把评价的作用从“升学选拔的尺度”上完全转变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并付之以实践活动。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学习中课堂的表现、作业状况、小测验、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等状况的评价,以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不足或是长处,从而促使学生尽快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或是高扬信心之帆,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任课老师的评价,还有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十分有利于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学习他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加快自身发展。

评价关注学生的显性学力(知识、理解;技能)水平,同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成长更为重要的隐性的发展性学力(兴趣、动机、意志、态度;思考力、实践探索力、合作力、表现力)②,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学力(academic achievement)状况,最大限度地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二.评价细则

1.每学期初,向学生阐明本学科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心中有底、有目标,并在今后行动中注意对照评价反思自己。

2.平时评价

(1)班级总体情况记载

表格如下,此表事实上由以前单纯的平时成绩记载表稍作改进而成。这项工作是任课教师的日常工作,每个工作日都进行。具体操作时,记星或过要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可在课堂上当众指出,以鼓舞学生的进步或利于他们及时改进;记过要慎重些,以免挫伤学生自尊,打击学习积极性。

__________学科平时记载

       周次

姓名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总评

测验

其它表现

 

 

 

1号(学生姓名)

 

 

(划星表示奖) (简述事由)

(划正表示过) (简述事由)

 

 

 

2号(学生姓名)

 

 

 

 

 

 

3号(学生姓名)

 ……

 

 

 

 

 

填表说明:作业以5分制累计加分,最后算总平均,作为平时成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上课或有关数学的活动表现突出,如参与积极、回答、提问有明显进步或有创意,每次加一星(每一星=总的平时成绩加1分),小组合作、交流成果突出,可整组加星(每人加两个星,以鼓励合作,鼓励共同进步),而特别差劲的,以正字法记录其过(每一笔=总的平时成绩减1分);测验设进步之星、冠亚季军之星(每获一次,加一星);每五个星=总的学期成绩加1分。

2018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