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生评价改革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首页    教改科研    学生评价    实施学生评价改革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007-3-14 13:28:40

我校自2002年9月进入新课程省级实验区以来,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初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上,试图以评价改革促进新课程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片蓝天。2003年7月,我们接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函,学校独立承担的《初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研究》课题正式被批准立项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基金”资助项目。

多来的探索,结出成功之果。多家媒体连续报道我们课改工作的成功经验,市教育局在有关会议上多次邀请我校作专题介绍。学校还先后接待了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北京、内蒙、广州、西宁、南昌、南京、徐州、苏州、太仓等国家和地区数千人次关于新课程实施的考察、观摩和交流。与此同时,我校教师纷纷在新课程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有16位教师在全国、省、市的各级评优课活动中分获一、二等奖。2004年苏锡常“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学校向大会提交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化学、生物等六门学科的新课程展示课受到与会专家领导一致好评。

下面就三年多的课题研究进程和成果进行回顾和综述:

1.导入新的学生评价理念

新课程关注师生的共同生长与发展。为此,我们从新课程实施之始,就思考如何以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探索课程促进师生共生、评价引领师生发展的有效机制。

我们的评价理念是:期望让每一个学生在评价中获益,让每一位教师在评价中提升自我。我们确立的宗旨是:评价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和创新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和管理方式,提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科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改善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监控、合理引导和规范管理,确保课程实施水平与教学质量水平的同步提高;改善和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容,享受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自评与互评过程中情感价值上的愉悦体验。

从2002年10月课题《新课程下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启动,到2003年1月通过专家论证和正式立项,由于组织科学、研究扎实,课题很快取得成果,并顺利进入评价的操作实践。2003年1月七年级新生第一次拿到了课题组自行设计制作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

2.关注教学与评价全过程

 “唯分数论” 是应试教育重结果轻过程的必然体现,这种终端性评价方式,不仅抑制了评价应有的教育激励功能,而且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和自信丧失。为了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我们实施评价的基本策略是:把终端性评价改变为过程性评价;把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主体评价转变为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的全息性评价;把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甄别性评价转变成分项描述、质性评语和考核成绩相结合的多指标混合式评价。同时,在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上,我们研制出有别于传统《学生成绩报告单》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以活页的方式对学生的各科素质、特长、综合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真实、鲜活、个性化地呈现。其形式和内容不仅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欢迎。从英国进修归来的王淮娟老师把《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与所见英国成绩册比较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相差无几,但是我们做得更详细,更全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有比较详细的评语,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评价。

3.依托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始体验共赢。

2003年7月,课题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批准立项为该所重点课题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基金”资助项目,课题更名为《初中生素质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组长李惠琴(校长)在2003年、2004年的苏锡常初中教育年会上就课题进展情况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了两次专题介绍,受到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向大会提交的论文也两次荣获了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评价机制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评价观。课题组罗艳老师深有体会:“评价不仅要服务于教学中的教,更要服务于教学中的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全面信息能力的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作用,强化过程评价。”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并将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统一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撰写的研究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国家级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

评价机制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课题组邵竞红老师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学初,她把语文课程的评价内容、项目和标准交给学生,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收集、分析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写出即时的或阶段性的描述性评语,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教师一般任教班级很多,为解决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进行实时评价比较困难的问题,他们积极尝试学生“分组合作评价”,并取得了成功。数学老师邵蓉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了一本《我的数学学习》记载簿,每月一页,评价的项目有学习信心、交流合作、学习意志和数学解题,每个项目下有四至五条描述性评语,集中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等因素,供评价时选择,同时,她将相邻的四至五位学生编为一组,便于评价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我的数学学习》分组合作评价活动每月一次,每次评价活动由书记员主持,书记员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评价结果直接向家长见面,并要求家长及时反馈意见,实践表明,“分组合作评价”强化了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和激励作用,通过对比调查显示:进行这项改革之后,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57%上升到82%,数学学习表现积极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24%上升为57%,数学学习独立性增强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69%上升为94%,数学学习效果好的学生由原来的53%上升为86%,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的学生比例由原来的34%上升为82%。

评价机制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与改革。学校整合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的师资力量,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组,出台了相应的教学科研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本课程门类之间的合作与渗透,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学科组专门申报了市“十五”规划课题《中学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研究》,同时又积极参与《初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研究》课题组。经过努力,成功地实施了学生分组合作评价,实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素质评价的整合。王立坚老师撰写的论文《“教学做合一”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一(6)班卢琛同学说:“以前的小学同学也看到我的《素质发展报告》都说我们的报告书好,每门功课既有自评、同学互评,还有老师、家长的评语。我在特长展示那页上贴了自己拍的风景照。爸爸妈妈知道我爱好摄影,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原来还会拍很正经的照片呢!” 初一(11)班王圣格同学说:“我觉得同学间的互评很有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初一(12)班许韵同学说:“‘我最喜欢的老师给我的评价’那一栏,我是请语文老师写的。我最喜欢她,虽然我的语文成绩不是最好的。我觉得无论她给我写表扬的话还是批评的话,我都能愉快地接受。事实上她把我写得很好,都是鼓励的话,我很高兴。”同学们的话语中折射出的是朴素真实的情感,更是对学习生活的一种感激,是对评价的一种充分肯定。

4.建立与评价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由于学生评价活动是作为学校管理的策略或措施,因而评价的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学生评价管理工作,对于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评价的目的当然就难以达到。

我们在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操作规程》,每个学科组确定了本学科各个年级的评价操作办法,并开发出了《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系统》数据库。教务处将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纳入教学质量常规管理,使学生素质发展的科学评价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评价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监控手段。

5.在问题世界寻求评价新突破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课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评价观念问题。依赖分数去选择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和“淘汰不适合教育的学生”是以牺牲学生更多现实的、发展的因素为代价的,是必然会被摒弃的评价观念。教师只看重考试成绩这种评价的简单易行,是严重违背学生素质发展规律的,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所难以满足的。

评价的有效性问题。评价的结果如何得到社会认可,并在学生升学、就业等实际环节中产生实际影响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非常可喜的是,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教学研究中心非常支持学生评价的改革。有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实质性介入,我们坚信,这种校本评价必然会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采纳,并与学生升学等实质性机制挂钩。当然作为基层学校,我们要很好地完善这个评价体系,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具有真实有效的可参考性。

评价的公正性问题。要使评价产生实质性作用,必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如何使教师的质性评价规范起来,如何引导学生间的互评比较客观,如何让过程评价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等,另外,如何在这种评价机制产生实质性影响时,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评价全过程的真实有效。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评价的科学性问题。由于这一评价方式体现了多主体、多途径、多表达的特性,因此在实施评价中特别要强调评价的科学性,非科学性评价不仅削弱评价的公正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阻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例如:教师的质性评价如何被界定和有效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如何规范操作,各学科分项评价指标的科学设置,师生或家长参与的对话式交流如何干预和影响教与学的共同改进,专门性评价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